2021 UNIQLO 漾學堂 「建構深植在地的商品構成」心得分享~🍓🍦|thisis.ariana

ARIA KAO
May 31, 2021

--

#UNIQLO #漾學堂 #建構深植在地的商品構成

hihi, me again!
今天要來分享的是UNIQLO漾學堂的第二堂課——建構深植在地的商品構成!這次請到了兩位職場導師,一位是UNIQLO Taiwan 商品計畫部女裝Leader:賴若凡,另一位是UNIQLO Taiwan 商品計畫部童裝Leader:姚英杰,來為我們介紹何謂「商品計畫」,以及如何「建構深植在台灣的商品構成」。
>>按這邊複習第一堂課:成為經營者從零開始<<

UNIQLO神秘的商品計劃部

Merchandising, aka MD /商品計畫,包含了整個產品從生產、銷售到賣出的過程。

當時我突然想到成本會計裡面的顧客反應時間(Customer Response Time),也就是從顧客下訂單到收到貨品的時間,也發現了一個常理:身為顧客的我現在只會在意顧客反應時間(畢竟也是想要趕快收到網購的東西啦~~),但商品計畫想到的是整個產品的週期呢XD,果然每個人在意的東西都不同呢(?)。

之前有跟大家提過我報名漾學堂的動機吧,是因為我熱愛UQ的商品,所以想知道這個企業到底是怎麼賺到我的錢(喂~)所以這次的課程內容因為關於「商品」,可說是我非常期待的呀!🥳🥳

🎪商品計畫

還是一樣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內容!也就是商品計畫的安排。
商品計畫有分為:Yearly, Seasonality, and Monthly。🎁
Yearly大致包含了事業的戰略、年度的預算;Seasonality包含了商品的提案、季節的預算;Monthly包含了月別的販賣計畫、進貨修正、賣場巡迴。

賣場巡迴(walk through),是商品計劃部的員工直接走入賣場,實際觀察消費者的行為,例如:他站在這個櫃位前面多久、買了什麼、不買什麼、挑了什麼顏色等等的。🙌🙌
這個walk through滿讓我震驚的!原本以為UNIQLO都是用類似問卷,或是購買量等等的數據來分析顧客的喜好,原來竟然有包含實際觀察的部分,難道我買什麼都被偷偷觀察了嗎?(笑死!)
光這點我就非常佩服UQ的商品計畫。
經由觀察,才能得到最正確也最直觀的第一手顧客資訊。🥰🥰

🎪商品構成

商品構成,包含顏色、CP值、文創、機能等。

講師們有提到,為了台灣的在地化商品構成,必須觀察、溝通。
經由VOC/ Voice of Customer 還有VOM/ Voice of Market,才能夠了解台灣的在地文化及在地價值觀。

🍒很酷的事件1:原來台灣人注重的是機能
UQ有很多重視機能的商品,最經典的就是AIRism系列~相信大家都不陌生!
但比起機能,我比較重視顏色或是搭配性啦~我可能是outlier之類的?

🍒很酷的事件2:從「不喜歡的商品」去尋找原因。
其實在這次的課程之前,我最好奇的就是UQ如何得知消費者的喜好?
市調?觀察銷售量?用統計樣本數估計母體數?
在最後的Q&A階段,講師說:如果顧客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,就從他們不喜歡的商品去尋找他們不喜歡的原因
聽了真的覺得好酷耶,如果直觀無法從問題得出結論的話,倒是可以試試看從結論回推問題!

🎪疫情期間的商品計畫

有訂閱UQ電子報的同學肯定知道最近繽紛的UQ x marimekko聯名吧!

最近收到UQ寄來的信件,除了很多「舒適的居家服」以外,就是marimekko的聯名、LoL的聯名款了!

講師也有提到哦~最近會推廣marimekko的聯名,是因為希望大家在Work From Home的期間也能夠穿的繽紛可愛🌷,改變一下在家很悶的心情。

真的覺得這樣的安排非常貼心呢!我的Study From Home目前已經兩個禮拜了,覺得很悶很無聊,也許穿的繽紛有活力一點,可以讓生活也稍微繽紛一點哦~🤗

下一堂課就是「共好共學團隊競賽」了,很開心這次我和其他四位組隊的隊友們在開會中進行得相當順利,大家都相當的有想法也非常樂意分享自己的idea!可說是效率滿分💯!
我們的企劃書這幾天內也要交出去了~不曉得成果會是如何,不過我還滿有信心的!非常期待下一堂課聽到別組的分享!

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邊~等六月底再和大家分享第三堂課的內容唷,敬請期待!

喜歡的朋友可以幫我按claps👏(一個人最多可以按50下!)(按好按滿就對了)
想要持續追蹤我的也可以按 follow追蹤我ㄛ~❤️🚗

--

--